中房报·深度
A+
新国标临期 山东烟台低标号水泥市场陷“踩踏式”混战

中国房地产网

2024-05-21 19:43


莱阳市第四水泥厂有水泥运输车辆驶出 图片:王少杰/摄影

中房报记者 王少杰 山东烟台 北京 报道

山东烟台低标号水泥市场的厮杀愈演愈烈。

为优化水泥产能结构,促进水泥规范生产,工业和信息化部组织制定的GB175—2023《通用硅酸盐水泥》强制性国家标准(以下简称“水泥新标准”),将于2024年6月1日开始实施。其中,取消复合硅酸盐水泥32.5等级水泥(以下简称“32.5复合水泥”)的新规,成为行业关注的热点。

截至目前,该类水泥产量已占到全国总产量的半数以上。在市场低迷、产能过剩、同业竞争加剧背景下,随着新规实施临近,山东烟台水泥市场暗流涌动,厮杀成风。

冀东水泥(烟台)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向中国房地产报记者表示,水泥新标准正式实施后,整个行业将停止生产32.5复合水泥,重点生产42.5及以上等级产品。一方面,通过调整生产结构提高水泥品质;另一方面,鼓励企业依托现有水泥生产线,综合利用废渣等材料发展高标号水泥,旨在加速向新赛道转型。

也有水泥行业人士认为,去低标(水泥)背后实质是去产能。大量低标号水泥导致市场供需失衡。取消复合32.5水泥,将有利于加快淘汰低效落后粉磨站产能,有助于化解行业产能过剩的压力。

5月中旬,记者在山东省烟台市走访时了解到,当地水泥市场并未受到新规临近的冲击。当地水泥产能出现不降反增。

烟台市一家水泥制品企业负责人也向记者表示,水泥新标准对当地水泥市场影响较弱。不过,多数水泥企业还是做好了替代32.5复合水泥生产预案,“所谓替代并非真实产品更换,仅是更改标号,更换包装袋,目的是为换个准合法身份出现。”这位负责人说。

低标号水泥强制退出市场本被看作是去产能有效措施,然而在一些地区却遭遇低标号产能反噬。记者调查发现,通过改标号、换包装,配制项目保持产能;技改、拆除设备“偷梁换柱”维持各自产能,掣肘水泥市场健康发展。

cbf0ee9176a95d7c0bdd7e4768af257.jpg

东亚粉体厂区内疑似原材料露天堆放 图片:王少杰/摄影

改标号、换包装应对新国标

“改标号、换包装”,对于山东烟台部分水泥企业已不再是秘密。

记者在烟台市福山区、蓬莱区、莱阳市等地走访时了解到,为应对水泥新标准要求,当地部分水泥企业均对外释放出以M32.5砌筑水泥(以下简称“32.5砌筑水泥”)替代32.5复合水泥发展意愿。在他们看来,如要兼顾满足32.5复合水泥退出后部分市场需求,理想替代方案是“只改标号和换包装,无需更新产品”。

此番操作,已成少数水泥企业应对新国标的手段。

莱阳市第四水泥厂有限责任公司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6月1日起,该企业将通过直接改标号方式,对外推出32.5砌注水泥和22.5砌注水泥,两种水泥实际分别为32.5复合水泥和普通硅酸盐水泥32.5等级。

记者注意到,通过“换袋子”方式推出32.5砌注水泥做法,早有端倪。

据中国水泥网信息中心发布消息,早在2019年,有水泥企业便推出了32.5砌筑水泥,但在该企业向客户下发的告知书中,标注32.5砌筑水泥所使用的熟料、石膏、混合材品种,与32.5复合水泥所使用的原材料相同。另有水泥企业负责人曾向下游经销商明确表示:“我们的32.5砌筑水泥包装袋里,装的就是以前的32.5复合水泥,不影响使用。”

“目前当地市场中暂未接收到32.5砌筑水泥产品。”烟台市福山区一建筑材料销售门店经理潘海告诉记者,他所代理销售的32.5复合水泥,近期均在正常销售,也并没有接到水泥生产企业停产退市通知。据潘海介绍,臧家庄镇周边聚集有山水、中联、冀东、宝桥锦宏、白洋河、惠源等水泥企业近10家,其中,过半数企业均生产32.5复合水泥。“因涉及多家水泥生产企业,其产品质量存在着明显差异,甚至还存在以次充好销售现象。”潘海说。

2024年1月8日,烟台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3年工业产品质量监督抽查结果公示(水泥),共抽查72批次水泥产品,其中3批次不合格。涉及企业分别为龙口万华建材有限公司、蓬莱中海水泥有限公司和烟台市凯鑫建材有限公司。其中,龙口万华建材有限公司和蓬莱中海水泥有限公司提出异议,否认不合格产品为其生产,经调查,经销商涉嫌销售假冒产品。

图片来源:百年建筑网

通过配制项目保持产能

“蚕食”竞品客户市场份额,远不止“狸猫换太子”式的包装替换。

在潘海看来,水泥市场无序竞争,产品良莠不齐,是产能过剩重要成因。

以低标号32.5复合水泥为例,当地传统水泥企业完全可以满足当地需求,且市场基本处于饱和状态。

近年来,烟台市辖区上马多个水泥配制(站)项目,投产后,产能普遍保持在40万吨/年至100万吨/年,这些项目主打产品便是低标号水泥。

与传统水泥企业可生产熟料和水泥(42.5、52.5等级水泥)不同,水泥配制项目是以外购52.5等级高标号水泥等作为原料,通过加工配制出32.5、42.5等级的水泥。

“将高标号水泥转换成低标号水泥,随着水泥配制项目持续涌入,供需失衡加剧。”

记者走访时了解到,自2022年上半年以来,烟台市福山区、蓬莱区、莱阳市等地农村,陆续新建多个水泥配制项目,其中,烟台东亚粉体材料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东亚粉体”)年产100万吨水泥配制站改造项目、莱阳市岚天岩建材有限公司年产40万吨水泥配制站项目、蓬莱同三建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同三建材”)年产100万吨水泥配制项目等三个项目,现均已实现竣工投产,其中,仅莱阳市岚天岩建材有限公司日产水泥达到1000余吨。此外,烟台市泽诚环保材料有限公司年产40万吨水泥配制项目正在加紧建设中。

水泥配制项目快速推进已招致行业广泛质疑,尽管水泥配制项目未被列入“高耗能、高排放”项目(含水泥),但在办理《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时,被许可内容为水泥;虽然项目归属的行业类别为水泥制品制造,但实际生产产品仍是水泥;虽然项目无需参照水泥产能减量替代规定建设,但在投产后实际新增水泥产能却不容忽视。

2024年3月28日,山东省工信厅印发《关于对有关规范水泥配制建设和生产有关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的函》《关于规范水泥配制建设和生产有关工作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其中,就水泥配制项目暴露出来的问题,要求各市不得再新上水泥配制项目,暂停办理水泥配制项目立项;已经立项但尚未开工建设的,不得继续实施;已建成投产的要暂停生产、限期整改。

5月10日,烟台市工业和信息局(以下简称“烟台市工信局”)原材料产业科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目前未接收到上级有关水泥配制项目的文件要求。

技改让违规产能合法化

借配制项目新增产能惹争议的同时,部分水泥企业原有产能也饱受质疑。

蓬莱义利水泥粉磨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义利水泥”),至今未掀开其真实产能面纱。

记者从义利水泥(水泥粉磨)节能升级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中发现,该公司技改项目已列入烟台市“两高”项目台账内,项目类型为存量项目,于2020年11月5日取得技改立项备案,2020年11月开工建设,新建直径3.8米水泥磨机1台,替换原有2台(1号、2号)直径3米水泥磨机(产能为每台50万吨/年)。其中,义利水泥2号水泥磨机已于2021年7月拆除,1号水泥磨机待新建直径3.8米水泥磨机批准投入后拆除,在此之前将被保留继续生产。根据烟台市工信局出具相关证明显示,技改后实际水泥产能为100万吨/年。

2022年11月25日,义利水泥(水泥粉磨)节能升级改造项目因未报经环保审批即开工建设,被烟台市生态环境局蓬莱分局对其下达处罚决定书,并处罚金123.952万元。

义利水泥通过未批先建,通过以罚代管,变相助长了该企业规模不断扩张。其水泥磨机违建行为可追溯至20年前。

据了解,义利水泥起初建设的年产50万吨水泥粉磨站项目,其环评报告于2022年11月15日取得原烟台市环保局批复,彼时,项目建设主体正是为年产50万义利水泥1号磨机,于2004年8月29日经原蓬莱市环保局验收通过。2004年10月,义利水泥建设2号磨机,年产水泥50万吨/年,该磨机因无环评手续,于2021年7月拆除。水泥行业人士对此提出质疑,义利水泥2号磨机作为违建项目,其产能不应作为技改升级的被替代部分。

在该人士看来,按照《山东省水泥粉磨产能置换实施办法》等有关规定,义利水泥(水泥粉磨)节能升级改造项目作为违规存量项目补齐产能置换不足部分,并在山东省工信厅网站公示、公告产能来源。

不仅如此,义利水泥1号磨机作为低效落后产能,也应列入山东省3.2米及以下水泥粉磨装置(两批)清单,而不应以罚代管。

对此,前述烟台市工信局原材料产业科相关负责人表示,义利水泥1号磨机未列入“两批清单”,是因为该磨机已并入技改项目,也纳入拆除序列,便未再向上级汇总报送。针对2号磨机,未办理环评手续是因历史原因造成,但该磨机已履行备案(立项)手续,可视为合规产能。

记者从原蓬莱市发展计划局关于义利水泥建设项目投资计划的批复中,未发现有关水泥磨机及产能的描述。另据了解,义利水泥与同三建材属于同一法人公司。

淘汰设备新用途

被淘汰的生产设备通过拆除再安装,神奇复活。

“被原地拆除的落后产能设备,随后被重新安装复位。尽管对外宣称将另有他用,但难免会引起公众对恢复生产的猜测。”烟台市福山区臧家庄镇一位不愿具名的水泥经销商向记者直陈,东亚粉体能将3.2米水泥粉磨机拆除又被恢复使用,这在当地并不多见。

那么,何谓3.2米水泥粉磨机?东亚粉体又是怎样的一家企业?

记者查询后了解到,东亚粉体3.2米水泥粉磨机,为该公司年产60万吨水泥粉磨站项目(实际产能为55万吨/年)核心设备,项目于2020年9月10日取得备案,2021年6月20日获的环评批复,后因列入山东省3.2米及以下水泥粉磨装置(第一批)清单,该项目于2022年12月底停产。

期间,投资建设了年产100万吨水泥粉煤灰配制站项目,水泥生产得以延续。此后,通过技术改造建成年产20万吨超细微粉项目,其生产线主要依托现有的水泥粉磨站设备,3.2米水泥粉磨机便是其中之一。

不过,东亚粉体在年产20万吨超细微粉技术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表中载明,项目配置的3.2米球磨机(水泥粉磨机)一台为新购置,而不是依托现有设备。

记者随后从烟台市工信局获悉,东亚粉体超细微粉项目3.2米球磨机,正是此前企业被要求淘汰下来的水泥磨机设备。该磨机经原地拆除后又被重新安装启用,改为超细微粉生产用途。

在前述烟台市工信局原材料处相关负责人看来,3.2米磨机用于超细微粉生产,目前并没有明确限制使用的政策。况且,在未改变生产用途前,该磨机已拆除落地。经现场抽查、检查,东亚粉体3.2米磨机未有再生产水泥迹象。

记者近日在东亚粉体现场发现,厂区内正常生产,有东亚粉体工作人员向记者证实,该公司除主要生产低标号水泥,并无其他生产项目。东亚粉体相关销售负责人也向记者表示,该公司只生产销售32.5、42.5等级水泥。

利用被淘汰的水泥产能设备生产非水泥产品,已吸引投资者关注。2023年6月22日,有投资者通过山东省工信厅网站咨询:建材企业购买二手3.2米球磨机用于生产矿物外加剂产品(非水泥),是否符合产业政策?

山东省工信厅办公室对此回复时称:当前,磨超细粉是我省产能过剩行业,也是高耗能行业,各地要严格控制审批利用已淘汰退出粉磨设备,从事磨超细粉项目。严禁已淘汰退出的水泥粉磨设备,以从事磨超细粉名义,违规恢复水泥生产。

“水泥产能过剩蔓延势头能否被遏制,仍需政策持续发力。”前述水泥经销商如是说。

(应受访者要求,文中潘海为化名。)



编辑:温红妹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标签:水泥市场
0
0
相关推荐
评论(0)
关于我们   |    联系我们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Copyright2018-2020 CREBZFB 版权所有

京ICP备17051690号-1

京公安备:11010502039233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85767558

中国房地产报

房地产行业门户

打开APP
Close modal

TOP